徐仲南(1872-1953年),名陔,字仲南,号竹里老人,斋名碧山馆,江西南昌人。
幼年家贫,l2岁从名画家范金荣习画,16岁到汉口玉华瓷厂绘瓷。学艺中认真观察老艺人绘画,吸其长,避其短,并搜集郑板桥、八大山人等人的作品,细心研究和临摹,经一段时期的练习,几乎达到乱真的程度。出师后在南昌受雇画瓷,由于他对画艺孜孜以求,结识了很多南昌的文人画士和释门画僧,从而大大开阔了眼界,日积月累,画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徐仲南为了更好地研习瓷画技艺和传统精华,毅然决定到全国的陶瓷创作中心景德镇受雇画瓷,这使他的瓷画技艺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清末民初之交,徐仲南声名渐显,求画者日众,遂以卖画所得贩瓷器销往武汉,后又在汉口开设瓷店,自画自卖。1911年辛亥革命时,瓷店毁于兵燹,徐仲南孑然一身重返南昌卖画。1918年,徐仲南受江西瓷业公司之聘,到景德镇管理瓷业美术。然而,由于他与当时的风尚格格不入,更由于他洁身自爱绝不迎合当局者,所以不久即被解聘赋闲在家。但徐仲南在景德镇陶瓷美术界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当时颇负盛名的王琦等人心志相通、志同道合。1922年,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成立,徐仲南应邀入社。1928年,王琦发起成立"月圆会",邀请八位志同道合者配画作诗,研讨画艺,时人称其为"珠山八友"。徐仲南为八友中最年长者,时年56岁。
徐仲南以毕生精力投入陶瓷绘画创作,而他的创作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30至40年代,可谓大器晚成。其传世作品大多是上世纪30年代以后所作。 就在徐仲南的陶瓷艺术走向巅峰时期,"七七"事变的枪炮声惊破了他的创作梦。为支援前线抗日将士,他在景德镇发起义卖。武汉保卫战爆发,徐仲南冒着日机轰炸,乘船从汉口返回九江,途中还解囊救助一位奔赴抗日前线的共产党员。1948年,年已76岁的徐仲南老人,专程去乐平县举办画展,慕名购画者络绎不绝。乐平展览后又应其弟子邀请,在景德镇民众展览馆再次举办画展,颇具影响。1949-1950年苏北水灾,耄耋之年的徐仲南积极参加义卖,筹款救助灾区同胞。当时景德镇名艺术家只有三幅画的义卖任务,徐仲南竭尽全力画了十多幅,犹嫌自己手慢,特地倾平日所画共提交四十余幅义卖,其高风亮节,令人可敬。1953年7月,81岁的竹里老人,走完了他爱竹绘竹的艺术生涯,撒手人寰。
徐仲南近70年的从艺生涯里,无论花鸟草虫,还是人物山水,均有涉猎,而且无不精到。徐仲南青年时期以画人物为主,中年则改习山水,晚年又偏重于松竹,尤其喜爱画竹,可谓对竹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