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瓷板画 > 瓷板画名家 > 民国瓷画家汪野亭研究综述

民国瓷画家汪野亭研究综述

2020-11-30作者:曹成铭、施威来源:安徽文学

  汪野亭作为民国时期著名陶瓷艺术流派“珠山八友”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粉彩山水瓷画发展史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自1995年以来,学界对于汪野亭的研究热度日益高涨,关注领域包括艺术风格、构图审美、传承谱系以及与同时期其他代表人物的对比研究。这些研究,大大丰富了我国近现代陶瓷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汪野亭又名汪平,字元鉴,民国时期著名粉彩山水瓷画大家,1906年赴江西省立窑业学堂学习瓷艺,毕业后在景德镇谋生,以山水瓷画为创作方向;1921年,为推动新粉彩运动发展,汪野亭等瓷画名家在景德镇成立“瓷业美术研究社”,1928年,为探讨瓷艺发展革新,以汪野亭为代表的一批瓷画名家又组建了“月圆社”,时人誉之“珠山八友”。因此,研究汪野亭不仅有助于了解“汪派山水”的艺术特点及发展脉络,也对梳理“珠山八友”在粉彩山水瓷画领域的贡献有重要意义。

民国瓷画家汪野亭作品

  一、汪野亭研究概述

  作为民国时期新粉彩瓷画的领军人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外学界对汪野亭乃至“珠山八友”这一群体缺乏应有的关注,直至20世纪末,汪野亭研究开始受到学界重视。近五年尤其是华中师范大学筹建汪野亭研究所以来,汪野亭研究热度明显升温。根据CNKI统计数据,汪野亭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1995年前,仅有零星介绍但未出现学术性研究成果;

  (2)1995年-2005年,出现7篇学术论文,涉及领域为瓷画鉴赏及“汪派山水”传承谱系两方面;

  (3)2006年至今的十年间,学术论文数量约为45篇,研究领域扩展至人物传记、艺术风格、构图审美等,并涉及不同瓷画大家之间的对比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在《中国陶瓷》、《陶瓷研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以及《艺术市场》等刊物上。

  在专著出版方面,仅有一部熊中富的《汪派山水瓷画》,该书共刊登介绍汪野亭瓷画作品近150件,多数为笔者熊氏家族藏品(或曾是笔者家族“谦益堂”旧藏)。书中以汪野亭开创瓷上粉彩文人山水画为主线,上溯晚清浅绛彩瓷流派,下接汪氏四代传人,旨在让读者充分了解“汪派山水”艺术流派演变历程,以及汪派后人的继承与创新。

  实际上,目前以“珠山八友”为研究主体的专著也只有三部,分别为耿宝昌、秦锡麟的《珠山八友》,张海国的《珠山八友及其传人》以及熊中富的《珠山八友》。

  耿书成书时间较早,着重探讨了“珠山八友”的形成、结社性质、艺术成就、审美特征及在陶瓷绘画史的历史地位,分为作品款识释文、珠山八友作品鉴赏及其他、珠山八友瓷艺作品鉴定、珠山八友大事年表四个篇章,为目前研究汪野亭以及“珠山八友”最为权威的著作。张书侧重介绍“珠山八友”及其历代传人的生平及艺术特点。熊书成书最晚,书中除基本介绍外,特别提及鉴别、收藏与投资。除以上著作外,其他有关汪野亭及“珠山八友”的研究大都分散在各种陶瓷艺术类著作中,并未集结成册。

民国瓷画家汪野亭作品

  二、汪野亭研究内容分析

  现有涉及汪野亭研究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人物传记、瓷画鉴赏、艺术风格、构图审美、传承谱系、对比研究六个研究方向。其中人物传记类研究成果,如刘新元的《薪火相传的汪派山水瓷画---记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陶瓷世家》、徐明岐的《解读汪野亭》、曲立氏的《传芳居士---汪野亭》等,侧重于生平介绍。

  瓷板画鉴赏类研究成果,如陶正晨的《民国汪野亭粉彩<春江晓渡图>瓷板》、庞文龙的《民国瓷韵流光溢彩---王琦汪野亭瓷绘作品赏析》、李静生的《汪野亭<秀卿先生正之>瓷作小引》等,均偏向于某件瓷画作品的鉴赏分析,缺乏一般性分析和理论价值。因此,本文主要梳理其他四个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特征。

  (一)艺术风格

  汪野亭作品所描绘的大多是南方山川,少了几分凝重,多了几分优雅,青山绿树轻盈娟秀,让人观后有微风拂而之感。黄佳宁认为,汪野亭幼年受私塾教育,师从张晓耕与潘陶宇两位大家,沿袭了山水和花鸟瓷画的传统浅绛彩绘画风格,继而临摹清初“四王”

  的文人画,追求山重水复,水墨淋漓,构图严整,意境悠远。其后,他又效仿清初石涛山水,将古人笔法融会贯通,讲求构图新奇、笔意态肆、不落案穴,具自由奔放之势。由此,汪野亭最终确立了青绿山水粉彩的创作风格并将中国传统文人画与瓷画相结合,逐渐形成对粉彩山水瓷画影响深远的“汪派山水”。此外,丰富的人生阅历乃至日寇侵华后流离各地的经历都为其艺术风格的形成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汪野亭瓷画作品众多,多以山水为题材,但细读之下,其瓷画中所蕴含的思想极其丰富。涂海波在《论汪野亭瓷画艺术》一文中,曾将其瓷画归为十类:(1)山清水秀、风光明媚;(2)高士风采,令人仰慕;(3)四季景色,美丽壮观;(4)寻求知音,欣然访友;(5)逸心观景,心旷神怡;(6)描山摹水,永志纪念;(7)清江锦绣,舟渡帆航;(8)渔耕乐趣,如诗似画;(9)寺塔映景,壮观神圣;(10)幽雅山居,天人合一。

  刘静着重研究汪野亭对“雪白”的运用,通过对远山、近山、云烟、水流等“雪白”的使用,探讨其如何将传统留白技法移植到新的工艺美术中。通过这些在瓷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 可以感受到汪野亭杰出的绘画技巧、高尚的品格、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对传统技法的创新和发扬。

  (二)构图审美

  中国山水画之所以强调构图,是因为对山水画构图的把握决定了其形式存在、意境高低和整体律动感。画家构图时需遵循中国山水画构图的基本规律,按自己的创作思想,将要描绘的物象在画面上进行增减、摆布。汪野亭曾孙女汪艳总结道,汪野亭将国画中的散点透视运用到瓷画创作,用“三远法”将景物安排在同一画面,从而使画面更富有表现力。汪野亭虽以全景式构图为主,但在小尺寸瓷画中简洁明快,以特写镜头为主,取局部画面,使主题突出,反应出边角之景。不仅如此,汪野亭粉彩山水瓷画在对比中求变化,求不平,统一中求整体,求和谐。其在虚实对比、动静对比、黑白对比表现尤为突出。

  汪野亭一生处于社会动荡、时代变革的大环境中,随着人生际遇与艺术修养的改变,其绘画风格中体现的审美意蕴也在不断变化。江葆华、汪雪媛将其审美意蕴分为早、中、晚期:早期师法王翚、沈周,崇尚儒家“文以载道”的艺术观,以青绿工笔山水设色技法绘瓷,彰显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风貌;中期绘画技法成熟,心仪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精神,感悟自然之美,而诉诸笔端,体现道家“回归山林”的艺术观;晚期时局动荡,家事忧烦,多有出世之心,心仪佛教,其山水瓷画多香静清寂,有超尘脱俗之感。

  (三)传承谱系

  时至今日,“汪派山水”得以发放广大,既离不开汪氏族人的勤勉传承,也得益于一代代“汪派山水”工艺大师的开拓创新。据刘新元的《薪火相传的汪派山水瓷画---记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陶瓷世家》及徐明岐的《解读汪野亭》等记载,汪野亭育有三子一女,其中长子小亭、次子少平、小女桂英均继承父业,从事瓷画艺术创作。

  长子小亭瓷画风格洒脱,笔法独特,被誉为民国时期“珠山小八友”之一;次子少平画风严谨,专攻粉彩设色,功底出众;小女桂英瓷画风格秀雅大气,为中国首届陶瓷艺术大师,被授予“陶瓷世家”称号。汪野亭的弟子汪云山、邹国钧、石奇峰、王云泉等继承了“汪派山水”意境幽远、风格清丽的优良传统,均成长为一代大师。汪野亭孙辈中亦有汪平孙、汪兆炳、曾良、曾军秉承家学,精于粉彩山水瓷画,他们的作品格调高雅,颇具名门风范。更为重要的是,“汪派山水”后继有人,第四代传人江葆华、赵青、汪沁、汪雪媛、汪艳、黄骏等已在景德镇瓷坛崭露头角,假以时日,必将进一步延伸和丰富汪派山水画的内涵。

  (四)对比研究

  近年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不断加大研究力度,通过研究方法和视角创新,围绕汪野亭与“珠山八友”中其他代表人物瓷绘创作方面的异同开展深入研究,发表了近20 篇学术论文,如高畅的《空间美学视阈下的汪野亭与何许人》、郑依晴的《论董其昌绘画理论对汪野亭瓷板画的影响》、凌江华的《浅析汪野亭与邓碧珊瓷板画创作异同》、王子铭的《汪野亭与程意亭作品中的生存哲学》、林文贤的《汪野亭与王琦瓷绘文人画风格异同寻绎》等,大都发表于《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此外,还开辟了若干新的研究领域:汪野亭从事瓷画创作缘由研究,如王小梅的《论汪野亭瓷板画之渊源》;汪野亭瓷板画创作题材研究,如黄文文《浅论汪野亭瓷板画之题材》;汪野亭瓷生态智慧研究,如易璐的《汪野亭瓷板画的生态智慧论》等。总的来看,这些以对比研究为主的学术成果拓宽了汪野亭研究的视野和领域,丰富了汪野亭研究成果。

  三、汪野亭研究展望

  中国陶瓷美术源远流长,“珠山八友”作为我国现代陶瓷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一个流派,既是陶瓷绘画的传统发展形态的终结,又是陶瓷绘画现代发展形态的开端。作为“珠山八友”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汪野亭堪称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的里程碑式人物,但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却鲜为人知。自上世纪末以来,虽然国内学界对汪野亭的关注热度明显升温,但从整体上看,相关研究尚不深入,研究成果也偏少。因此,需要各界加大力度,深入挖掘、整理、研究汪野亭及“珠山八友”,决不能再出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尴尬局面。

  此外,在瓷画传承、艺术品保护及文化传播的角度上,应该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其一, 整理收集汪野亭存世作品。目前只有少量作品收藏于博物馆,多数已流传于相关机构应加强与民间藏主的沟通交流,以建立作品档案;

  其二,尽快建立汪野亭纪念馆(故居)。2008 年12 月“汪野亭故里”纪念碑在乐平落成,但此举不足以体现汪野亭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可仿照“扬州八怪”纪念馆建立“珠山八友”纪念馆,并在乐平市建汪野亭纪念馆(故居);

  其三,加大汪野亭研究机构建设力度。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一直在筹建汪野亭研究所,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该研究机构的扶持力度,组织更多学者参与汪野亭及“珠山八友”研究。

  作者简介:曹成铭(1992- ),男,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施威(1976- ),男,江苏徐州人,副教授、博士、硕导。

以上就是“民国瓷画家汪野亭研究综述”的全部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cichabei.com/article/143.html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用户投稿,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相关作品
电话/微信:136-5798-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