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的茂密森林中,每一棵艺术之树不论大小都在所谓的“美学森林法则”中生存,顺应时代审美的树长成参天大树,也会因为时代的审美褪去而瞬间枯死,不论是哪一种艺术都是如此。像是原始时期的彩陶,商周盛极一时的青铜器,唐宋大兴的金银器和漆器都是很好的例子,他们都因为另一件工艺的兴起而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虽说时至今日也依然有人会传承着这些工艺,但是他们辉煌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这种情况背后产生的原因很简单,实质上就是这种工艺在实用性上、制作难易程度上以及美观上都不如这个新的工艺,直接导致变更甚至替代。但是,不论如何变更或者替代,只要它的审美意义和实用意义还尚存,这门工艺就会一直被人们传承下去。
在这些工艺变更中也不乏一些“参天大树”,比如说陶瓷。严格来说应该是瓷器。为什么呢?陶和瓷实质上也属于两种东西,他们的原料一个是瓷泥一个是陶泥,并且在烧制温度、烧成方法、表面处理、使用感受和敲击质感来看都是大相径庭。陶器中的仰韶文化彩陶、龙山文化黑陶,还有用来墓葬的彩绘陶,加上唐三彩陶器都是陶器发展的佼佼者,一直到了瓷器的出现改变了陶器一枝独秀的局面,使得陶瓷遭遇滑铁卢,产品销量寥寥无几了。瓷器的原始形态是青瓷。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开始各具特色。北方青瓷类银类雪,南方青瓷类玉类冰。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
青瓷的发展是瓷器走向繁盛的里程碑。到了宋代,瓷器遍地开花,每个窑口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可以说是瓷器发展的全盛时期。伴随着官汝哥定钧五大名瓷,其他的品种也是独有风格,各具特色。
其中的磁州窑就开启了“画瓷”的时代。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其得名于宋时的磁州,也就是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州窑第一次运用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
也正是“画瓷”时代的来临,工匠艺人们纷纷将国画搬上了瓷器。“瓷画”自然地也有题材之分。和国画一样,瓷画大体分成三个类别,人物、花鸟和山水。今天我们主要来说一说“花鸟瓷画”。它从何而来?如何装饰?它的审美内涵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都称之为花鸟画,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花鸟画的起源很早,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战国末期木板画《老虎被缚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也是较早的独幅花鸟画。
花鸟画发展到两汉六朝则初具规模。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然而提到花鸟画就不得不提起五代时期的黄荃和徐熙两位大家了。这两位都画花鸟却风格迥异,开创了写意和工笔流派的先河。人们用“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评价来概括二家的不同艺术风格。黄笙是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后来入宋,担任太子左赞善大夫。以工画得名,擅花鸟,师刁光胤、膝昌苑,兼工人物、山水、墨竹。其花鸟画重视观察体会花鸟的形态习性,所画翎毛昆虫,形象逼真,手法细致工整,色彩富丽典雅。因他长期供奉内廷,所画多为珍禽瑞鸟,奇花异石,画风工整富丽,反映了宫廷的欣赏趣味,因而被称为“黄家富贵”。
而徐熙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禧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末年随李后主归宋,不久病故。一生未官,郭若虚称他为“江南处士”,沈括说他是“江南布衣”。其性情豪爽旷达,志节高迈,善画花竹林木,蝉蝶草虫,其妙与自然无异。在画法上他一反唐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另创一种落墨的表现方法,即先以墨写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敷色。他在所著《翠微堂记》中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敷色晕淡细碎为功”。
其作品,有“意出古人之外”而创立了“清新洒脱”的风格。造成其二者风格流派不同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这几点。
首先,两者师承关系不同。黄筌师承唐代的刁光胤等所谓的正统派,徐熙师承关系不明显,主要靠师法自然和体验生活来发挥他的独创精神。
其二,题材不同。黄筌多取材于宫中的珍禽瑞鸟,名花奇石,徐熙善画自然中的题材。
其三,表现技法不同。黄筌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不见墨迹,以轻色染,谓之写生,徐熙的主要特点是“落墨为格”。其四,格调不同。黄筌追求形象的真实和画面的生趣,而徐熙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情趣和朴实淡雅的格调。黄徐异体实则为两种美学风格,他们两者有着不同的审美内涵。
到了元代花鸟画受宋代文同、苏轼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专门画水墨梅竹的画家,他们以柯九思、仉瓒、吴镇、王冕为代表,表现了文人的“士气”。而清代石涛、恽寿平、朱耷和扬州八怪等都在花鸟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八大山人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忧伤与家国之痛,其笔墨与造型均独树一帜。而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则在黄徐体异中得以综合与发展,为花鸟画新辟蹊径。
这些不同风格的国画花鸟的画家和画作被工匠和画家们搬上了陶瓷这个载体。他们的花鸟瓷画基本上就是以国画花鸟为蓝本进行的创作升级。在表现技法上,花鸟瓷画又分为了釉上表达和釉下表达。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釉上表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釉上彩瓷。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己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其历史发展的起源在北齐,范粹墓就曾出土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
真正成熟的以绘制纹饰而著称的釉上彩器始见于唐代长沙窑。到了宋代,磁州窑的兴盛也为釉上彩瓷添油助燃,金至元代磁州窑红绿彩开创了明代五彩瓷的先河,到了明中、晚期的成化、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的制作达到了極高水准。清代是釉上彩瓷的大集成时期,珐琅彩、古彩、粉彩都是清代彩瓷的代表。康、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奢华优雅,繁缛精细,而在这其中无论是以制作工艺的精巧细致而论,还是以作品的绘画技艺来评判,都应是雍正粉彩器略胜一筹。一般来说,釉上花鸟瓷画常用粉彩、五彩和新彩来进行装饰,它们绘制出的作品特点是色彩鲜艳和层次多变,常常是运用工笔技法进行装饰。
还有一种是釉下表达花鸟瓷画。其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釉下褐彩、褐绿彩等。它的突出优点在于不易磨损、永不褪色、无铅无毒、光滑平整、操作简单。一般来说,釉下花鸟瓷常用的装饰手法是青花、釉下五彩、釉里红等,它们的作品特点是颜色沉稳和典雅端庄,常常运用写意的技法进行装饰。
花鸟瓷画的美不言而喻,它也需要我们以及后代不断传承与创新它的审美内涵,使它在“审美森林法则”中能一直存活下去。